返回专题页
   乡村振兴是什么
乡村振兴一词源于十九大报告,原文如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战略背景                                             战略解读                                                     战略内涵                                              战略要求                                                      战略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几个方面的发展问题:
乡村振兴是满足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振兴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
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由于城市生活强调效率,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缺少了许多乐趣,很多人渴望接触大自然,向往乡村的生活,这是个体发展不充分、不全面的表现,而乡村人口还在为了生存奔波,还在着力于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更是很贫瘠,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满足城乡发展平衡,更是城乡居民充分、全面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可以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现实,是城乡居民精神世界的一个融合,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当今社会,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思维,是重心由城市像农村倾斜的新思维,是实现平衡、充分发展,化解时代主要矛盾的方针。
我国的大发展思路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带动发展,通过城市发展吸引各种力量、资本、人口实现城市化。中国目前的状况基本为城市的发展确实吸引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但这种户籍在农村的劳动力只是为了生存来到城市,根基依旧在农村,况且城市没有足够的空间与基础设施、养老保障等满足所有人群,退休养老还是要回到农村,因此农村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振兴乡村,让农民在农村过上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生活,这也有效促进城市化、现代化的齐步发展。
我国过去曾很长时间执行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牺牲农业、牺牲农村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力量,最终也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但是这种倾斜政策也造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另外,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享受到与之对应的进步、繁荣,也造成了不同身份人发展的不平衡。不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还是个体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都是城乡发展差距造成的,乡村与农民发展络,是导致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需要振兴乡村,确保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均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战略解读

 

近年来,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3亿农户还是土地承包者,但是已经将很大一部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从事农业生产的是谁?就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全国已经有270多万,他们不一定拥有土地承包权,但是流入了较大规模的土地搞农业,拥有土地经营权,是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所以在实行“三权分置”之后需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处理好传统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二者矛盾。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目的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让土地作为要素流动起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权分置”改革后,进城农户处置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保留农户承包权,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两者相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能够减少农业人口、促进规模经营,也有利于简化耕地权利体系、减少权利冲突,是耕地制度改革的长远选择。为平稳有序地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与推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首先应设置退出的前置条件,明确只有具备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有相应社会保障的农民才可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次,应建立退出补偿与社保缴费的制度安排,明确退出补偿资金优先充实社保账户,超出部分归农民所有,仍存在社保缺口的可由农民自主补缴。 




“三权分置”被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在此之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面临侵犯农民利益等问题,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比例始终比较低,2007年才达到5.2%。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固化已经成为现实中的迫切需要。2008年以来,以“长久不变”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实施,给数亿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转出和转入的积极性都大为提高。“长久不变”的提出,在政策上强化了这种稳定性。


现在这一切都有了更长远的保障,可以让大家放心地进行农业投资。同样对于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来说,也具有稳定民心的作用。



 十九大中要求在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再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即从1998年开始到2027年止。这一点无疑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业信息的重中之重,可以看出政府为农业现代化、设施化扫清障碍的决心。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传统的农业体系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散、乱、差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发展农业的障碍,农业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一成不变。


未来国家将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扶持政策、措施将会偏向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这些经营主体,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将更加艰难,相信在申请政策补贴方面也难有优势。


提升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现在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问题。一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基础。另一方面可通过机械化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解决不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问题。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个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问题,也就是在农村发展与农业相结合的工业及服务业,让一部分农民或者不太适合做农业的人们转移到这个上面来,为他们寻找出路,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求,希望建立懂农业,也就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爱农村,也就是能够深耕基层,接地气的人才;爱农民,也就是对农业有情怀,不止是谋个人利益,而是能带动农民一起致富的人才。可以总结出,未来农业的人才一定要懂技术、接地气、有情怀。


实际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也是扶贫的重要方式。这几年,农业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2016年,组织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西藏签订合作协议9.42亿元,多个项目正在陆续投资到位。着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户就业能力。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战略内涵


战略内涵十九大在原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心也就由农业的发展转移到了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乡村建设中,由单一农业发展扩展到乡村的全面建设,这便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在国家发展全局进程中的定位思考。




这种定位思考明确表达出农村不在仅仅为服务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要做到像城市化、工业化一样,有自己系统的东西,有自己的发展内核、发展进度、发展目标,要有乡村治理的一套制度来保障。

战略要求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振兴。涉及到社会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保护、乡村建设,到政治建设、党组织建设等领域。不能单从某一个角度考虑。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人居环境的美丽、文化的复兴、人气的集聚、以及政治组织的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等,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发展,乡村才能变得有活力、有人气,才能真正振兴。
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

乡村振兴应分区分类施策、示范分期推进。我国乡村面广量大,丰富多彩,既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一般地区和纯农业地区的区别,也有山区、丘陵、平原等形态上的差异,乡村振兴必须根据区域的差异化分区分类制定发展策略。乡村振兴既有明确的近期任务和目标安排,也有远景展望,要在近期与长远之间找到平衡点,要分步实施、滚动推进。乡村振兴既要考虑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也要考虑基础和条件差异,先试点示范后全面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优先”的地方,只有三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也就是说,教育、“三农”和就业,都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事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

分类施策、示范分期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
在以往乡村发展建设理论基础上的战略升级
乡村振兴是在以往乡村发展建设理论基础上的战略升级。发展模式方面,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优先发展方面,从“农业优先发展”转变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思路。乡村建设方面,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将发展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战略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离不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支撑。目前,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各类主体的短板也逐渐显现,相互联合起来有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萌芽探索之初,就是为了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的难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作为农业产业化理念的最新实践探索,更是牢牢把握了这一关键导向。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紧密合作,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旅游等二三产业环节连接的路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订单保底收购、二次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乡村振兴做什么
            战略新思考                                                       战略建设思路                                                                  制度改革                                                           多要素建设                                                                    
乡村振兴的新思考
我们具体要重点振兴哪些农村?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乡村给予什么样的差别化政策、措施?
如何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资本如何下乡?如何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在乡村范围内实现三次产业融合?
如何与城镇化相结合?如何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如何空间落地?小城镇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扮演什么作用?如何培育乡村的活力?
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如何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如何让乡村成为城乡居民向往的诗意的栖居地?
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思路
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点。从现实来看,乡村的种种治理问题根源都在于产业的缺失,农村与城市的差异,首先也是由生产水平的差距引起的。农村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面临就业问题,收入困难就会引起治理困难、生态环境等维护困难。以往乡村产业形式单一,农民只能靠家家户户中低,回报率极低。基础打牢了,乡村产业兴旺起来,乡村振兴的高楼才有了根基。因此需要改变传统农业的低水平分工状态,延伸产业链,丰富衍生新业态形式,增强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性,也就是要实现报告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业的分工拓展,像二三产业延伸,改变单一结构类型,转变乡村衰败景象。
第二,聚集乡村发展要素,实现要素统一。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的产业,而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众多经济主体的聚集,十九大中表明“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便可以实现要素的聚集。但现阶段面临许多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土地分至各家各户,土地碎片化难以满足产业创业对土地规模的利用需求,而创业的其他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也难以满足;传统农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又很难衍生出二三产业,新技术、新理念很难进入乡村;以前城镇化工业化又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缺少创新力量。因此,将城市集聚的生产要素流向乡村是现阶段的主要工作,要素流通才能真正带动原生产力,产业才能发展起来,解决乡村振兴的要素紧缺难题。
第三,要实现要素共生。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的新转变,这种转变促使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由于城市生产要素是要求高回报、高效率的,农村生产要素单一,利益关系明确且简单,如何将城市要素与农村存量要素相结合成了问题。两种要素各自追求各自的利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只有要素融合,互利共生,才会相互促进,产业发展才会具有持续性,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带动。
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城乡发展要素互动在乡村实现聚集共生,要素之间互利共生引发乡村创业,创业引导乡村新业态的诞生,使得产业链延伸,业态形式丰富起来,改变农村单一产业结构,达到乡村产业兴旺,经济繁荣。只有乡村经济振兴,才能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为了实现城乡要素互动中形成要素共生关系,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延长土地承包期、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建立等等。在这些完善的制度安排下,各种要素如果能够在乡村实现互利共生,创业才能活跃,产业才能形成,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制度改革
乡村土地制度问题

自1982年起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耕地制度从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模式,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解决了集体生产中的劳动激励问题,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与局限性日益暴露。家庭分散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利于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小规模经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民收入低,务农不划算,土地撂荒问题突出。人地高度统一的制度安排也不适应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的历史大趋势,不利于耕地资源向效率流转集中,反过来又抑制了耕地使用效率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耕地制度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私有私营、公有公营、公有私营3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两年内,我国完成了历史上最彻底的以平均地权为目标的农村土地改革,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分得7亿多亩土地。但这次建立的仍是小土地私有制,部分地区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一些农民由于各种原因卖掉土地的现象。


为避免农村重新两极分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所有制,我国从1956年开始推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形成了人民公社制度,首创性地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耕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但这种“大一统”的耕地经营制度大大超前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大锅饭”盛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过程中,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土地面积少、资源禀赋多样化、区域发展差异性比较大的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至为关键。
 
把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纳入三大体系建构中,其原因是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体系的建立涉及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这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产业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和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呈现,这些问题都是现代农业要解决的问题。与工业的规模经营不同,农业的规模经营不但与经营者投入资本的有机构成有关联,更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特性,与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农产品的特性有关联。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首先需要明确这种规模经营究竟是谁的规模经营,实践中,我们所强调的农业规模经营,主要是指农业经营者的规模经营。毫无疑问,农业的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但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并非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从具体的农业产业技术、经营方式和产品的特点出发,注重农业规模经营的适度性和类型多样性。

 新时期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在保障农村土地生产功能的前提下,有限度地放开集体土地市场。

“三权分置”改革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湮灭,仍作为一项独立权利广泛存在。对这项权利,应继续给予有效保护,并借鉴“三权分置”改革思想改进其中不科学的环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借以实现效率目标,但不考虑家庭成员数量变化而简单以农户为单位确定承包权有失公平。对此,可探索利用“三权分置”改革思想予以改进,如在征得集体成员同意的基础上,要求人少地多的农户就多余耕地向集体缴纳土地承包权对应的收益,人多地少的农户按照多余人口分享相应收益。这种方式可避免部分集体为追求公平而不断对承包地进行调整的行为。
进城农户处置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保留农户承包权,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两者相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能够减少农业人口、促进规模经营,也有利于简化耕地权利体系、减少权利冲突,是耕地制度改革的长远选择。但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完全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能产生失地失业农民,影响社会稳定。为平稳有序地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与推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首先应设置退出的前置条件,明确只有具备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有相应社会保障的农民才可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次,应建立退出补偿与社保缴费的制度安排,明确退出补偿资金优先充实社保账户,超出部分归农民所有,仍存在社保缺口的可由农民自主补缴。在退出补偿资金来源方面,应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退给发包方即“集体”,由集体对土地统筹整理后再次发包,把发包收入抵充退出补偿金。

农村产业体系建设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近日,农业部牵头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为引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意见》强调,要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完善内部组织制度,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要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资金有效流动,促进科技转化应用,加强市场信息互通,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推动联合体各成员融通发展。要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 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进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以市场为主导,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内部平等对话、沟通协商机制,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把带动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作为目标,打造适合农民的产业价值链,挖掘农业发展增值潜力,保障农民的产业增值效益。


将龙头企业纳入农业发展中,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服务,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达到多方受益的效果。另外,加大科技、技术的投入,以创新力量提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综合竞争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乡村振兴多要素建设
优化乡村布局
多用乡土方法
激活乡村力量
综合全面发展
整市(县)推进
优化乡村布局

乡村振兴不能脱离城镇化的大背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不同地区的村庄会出现分化,不可能所有村庄都振兴。乡村振兴不能简单按行政单位,按照所有村庄全方位实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要素,依靠有活力、有资源、带动力强的村庄,因地制宜地采取小集中,大均衡的模式有效推进,从而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口流失的空心村,应退宅还田还林,恢复生态,实施生态治理。


多用乡土办法
多用自然的办法。多用一些尊重气候、自然,就地循环、环保的自然办法,巧妙解决问题;多用传统的办法。多用根据生产生活经验长期形成的传统办法,学习传统的精髓,它们经得起检验,更适合乡村;多用中医式的办法。多用系统调理,针对具体问题的针灸式,植入式中医办法;多用长期在乡村建设中形成的适合农村建设智慧的乡村土办法,少用洋办法。

综合全面发展
产业找准。乡村产业重点要基于更高效、更生态、更智慧的农业;其次应该注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针对有工矿、商贸、旅游基础的乡村,要更好地发挥,但不要村村搞旅游,村村搞工业。
环境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逐步完善;环境要干净、整洁;风貌要美丽而有特色;乡村环境还要有意境,达到诗意栖居,乡村要建设的比城市更让人向往。
文化自信。未来乡村要让大家有乡村自信,把乡村文化挖掘出来,特色彰显出来。就像我们的乡土文学和乡土菜一样,受到青睐和热捧。乡村要建一些高标准、能够传世的、充满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这对整个社会的推动有着用经济眼光无法估量的价值。
回归乡村社会朴素人情美。传统乡村社会是按姓氏宗亲建立而成,对乡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乡村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是城市所欠缺的。未来乡村要把这种东西恢复和保留下去,这是人的精神所在。乡村的朴素人情美,淳朴善良,这些优良的东西一定在未来要振兴。

激活乡村的力量
我们要把乡村能人吸引回乡,多培养乡村能人,多培育集聚人气的产业业态;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给予式的帮助,要把乡村人的利益考虑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要把他们的思维方式摸透弄清楚,遵循他们的思路去引导,激活他们的创造力,自下而上,上下联动;要多给他们提供低门槛的、低成本的空间,特别注重一些适龄人口的需求,多给他们发展机遇,政策上给予支持,激活自身造血能力。

整市(县)推进
单个乡村是规模小但内容复杂的,但是一定区域内的乡村又是在相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相当的共性,以区域为单位推进乡村建设更经济、系统、高效,以市县为单位更利于统一部署,推进实施。
   乡村振兴怎么做
脱贫攻坚
乡村旅游运营
乡村旅游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乡村空间规划

乡村建设的空间管理方法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脱贫攻坚
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立足旅游资源丰厚优势,抓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科学规划,精准定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改善生活条件,发挥绿水青山的创造价值,变成金山银山。
景区带村模式
能人带户模式
人才匮乏仍是目前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乡村旅游创客,并实施相关优惠政策。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开展旅游扶贫除了要把村选好、把利益分配机制搞精准等,还必须有一个带头从事旅游扶贫的企业主,并且要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及能够让贫困户参与的各种组织方式。本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带动全体村民,投入到旅游相关产业的开发中去。
公司+农户模式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要点
1.政府建立、完善管理服务机制。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是一项巨大的项目,这需要从政府到个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工作进行。加强统筹,建立由旅游、文化、农业、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的乡村旅游协同管理与服务机制。合作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资金整合等问题。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方案,将乡村旅游融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融入扶贫攻坚大局,共同推动旅游业与乡村的齐步发展。

2.挖掘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与文化内涵,发挥地域特色,打造“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产业带来的趣味,这是乡村的最大名片,所以应该紧抓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开发乡村旅游。要突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与吸引性,保留当地传统特色建筑,让乡村展现淳朴、自然风貌,营造出乡土文化气息,开展富有地方性色彩的民俗活动、农事体验等,让内核性乡村精神与外在性乡村面貌同步发展,双重效果点亮乡村旅游的名片。

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的支柱性产业。依据地方生产生活特点,打造具有民族风味的地方民宿、乡村酒店、休闲庄园等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与乡村特色产品,培育地域特色小吃、餐饮、手工艺等品牌,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创意产业,让农民回归自己的家乡,投入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使得整个村的休闲农业一方面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乡村人口就业问题,并且乡村人口投入休闲农业,更加增强了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性、地域性、特色性,给游客更强烈的体验感。

4.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旅游旧貌换新颜。乡村旅游虽然是具有乡土气息的,但不代表是落后与脏乱差。乡村的风貌是给游客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这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引导,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景区与干线公路、其他景区的链接路畅通,抓好景区停车场、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旅游标识牌等细节的完善工作,提升旅游接待条件。唯有抓好乡村风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建设出有品质、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5.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把乡村旅游做大。乡村作为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在宣传渠道、方式、营销策划等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要准确定位目标客源,把周边大城市作为一级客源市场,与旅行社等进行业务合作,对周边客源地进行宣传推介。本地人带动外地人游,循序渐进,造势旅游扶贫。将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创意产品、小吃、工艺品进行集中展示,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利用网络科技,多方位开展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宣传、营销。
乡村旅游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一、金融创新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以农村金融创新撬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供需契合度,量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内在规律的特色产品,加快建立符合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付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支付工具,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着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应加快构建农村征信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快建设统一的征信数据平台,建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农村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整合和城乡联动,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并着力提升农村金融监管水平,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带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重点促进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大数据


大数据是“互联网工具库”的核心武器。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细化下的市场和市场下的细化,提前预售数据分析,农民可以做到预见性地生产,农业可以做到有计划地配置资源,加上智慧物流业、互联网金融的支持,这才是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的真正实现。

 

乡村旅游是融合多种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的途径,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的激发新型农业的产生与运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旅游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考量乡村的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宏观政策,高瞻远瞩定位发展性质,到最后达到可行性的落地运营计划。具体运营分为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活方式三方面的运营,也正结合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工具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让人和人的连接变得非常简单,让整个社会商业合作关系从传统上的竖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有的协作者又是被协作者,这样农村才能形成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成互联网形式的生态,这样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会面貌一新。同时,要让农村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必须用好互联网工具,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当地特点,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发展特定产业。

乡村旅游运营
乡村产业的运营
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种植、养殖,在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上,都要营造生态、原始的农业产品品牌,依据市场导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文化包装或创意包装,运用互联网电商、中央厨房的思维,向城市输出产品,这是未来乡村产业运营的主力,这种具有经过包装的土特物产,才能真正走出去。但这里,我们不能仅仅运营一个单一村庄的产品或者物产,而应该以此为基地或平台,去经营一个地理标签的物产。

再者,就是休闲农业消费。乡村自然景观和田园产业,是有潜力成为核心吸引物的,这也就为休闲农业的在地消费提供了可行条件。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动能。适应消费者多元需求,突出发展科技型、文化型、生态型、功能型、服务型等创意农业,培育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饮食、创意民宿。同时强化节庆营销,组织参加全国区域性展会,支持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消费,不仅仅是“采摘-支付”的简单模式,而是需要项目主体的营销包装推广。从采摘上升到劳动体验,从采摘上升到亲子社交,即从村民经营到公司化的定制化经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民脱贫,从生态、环境、乡风、文化等多方面整合农村资源,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激活乡村内在活力。而乡村旅游的支柱是产业,乡村产业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由传统农业转变为多样性农业。
乡村文化的运营

乡村的历史文化、乡村的民俗活动、乡村的游戏,都是文化的范畴。乡村的文化,也是乡村景区化的核心,也是有望成为核心吸引物潜质的。


首先,不是站在一个村庄的角度去寻找、激活与包装文化,而是要站在一个文化地域的高度,去看待乡村的文化。


其次,乡村的文化需要载体,通过改造乡村文化建筑,或者保护原有传统建筑、景观,让乡村的肌理空间更具有地域特点,这些是乡村旅游运营的依托。再者,要打造思考文化运营的赢利点。乡村的文化空间,有其特有的公共属性,但这种公共属性不能成为一个乡村或者城镇的文化事业,而应该嫁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因此经营方式可以分为文化演艺、休闲消费、乡村游学教育等。乡村文化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意的活动,也是吸引乡村创客聚集的关键因素。

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
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其实就是乡村业态的选择与包装,是基于良性的产品运营进行架构的。单一的生活方式供给,可以交给当地居民、创客,但整体的生活方式及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平台化支撑。单一的生活业态是很难有生命力的,而侧重整体生活方式的打造,则需要平台精心包装、品质植入。如乡村饮食可以做特色餐厅、农家庄园,乡村住宿可以作民宿、农家小院,乡下休闲活动可以做朋友聚会、亲子游戏,乡村养老可以做康养、生态等。

乡村旅游运营主体


乡村旅游运营需要新型的经营主体参与,关于经营主体,有几种方式:

1.村民经营企业化统一管理,如重渡沟模式,能够避免无序经营和恶性竞争,保障村民集体利益;


2.村民经营政府服务,如梅家坞,能够实现村民主观能动性,但村集体应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3.村民经营与外来社会主体经营并行,某些创新型、文化型业态通过引进外来经营主体能够赋予乡村新的活力。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古村镇旅游

所谓“古村镇”,是公众和媒体约定俗称的说法,从法律角度和学术内涵上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一般所说“古村镇"是指在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古村古镇至于其“古”的程度,“村”“镇”尺度和规模的大小,历史建筑和街巷风貌等的保存现状等,都没有明确限定。古村镇是地方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有机整体,不仅有古建民居、历史街区及民间工艺等有形的旅游资源。更有包括民族艺术、空间环境及节事活动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心理。


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为核心。强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功能,西递宏村旅游产品应充分发挥其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资源于一体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参与的机会,使旅游活动在游客与旅游项目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为了满足旅游者需求必须从真实性、参与性、动态性、高雅性、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文化提升,全面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一种背景。


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由于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和不可恢复性,所以一定要做好资源的保护工作。如果古镇旅游资源遭破坏或消失了,古镇旅游也就丧失了其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要发挥古镇旅游资源的作用,首先要保持这些古建筑及其他遗迹的真实存在———不是以复制品、恢复建筑的形式存在,只有真实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古村落旅游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把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吸引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使古村落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乡村振兴只振兴外在的乡村面貌是错误的,乡村是空心化的,是没有精神支撑的,而乡村+文化旅游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通过振兴乡村文化,带动各方面的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指日可待。

传统民俗文化旅游


深入挖掘项目所在地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和风貌通过传统生活空间的场景再现、历史建筑风格的复原、地方民俗活动的举办、地方传统商铺的引入等手段,使游客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了游客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配套高端住宅、酒店、商业、会所等设施,满足某些高端游客的居住、娱乐和休闲消费的需求,实现项目的开发收益。
乡村建设的空间管理方法
2、分区管控
为了便于政府管理者、设计师、施工队伍以及村民等使用对象的具体操作,提出了自下而上的问题导向与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分区的美丽乡村体系。制定风貌控制分区、明确各管控分区目标、制定分区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提出保护及控制要求。

3、要素控制

针对县域乡村的建设的山水田园、河湖水系、村庄环境、农房建设、庭院、晒谷场、河堤、桥梁、农村道路、垃圾收集点形式、污水处理方式等热点进行系统控制。图文并茂地明确建设形式、规模等控制要求,便于实施乡村建设管理。

以下条款都要配以具体的说明和相关支持的数据,以及数个选择的意向示意图。

1)山水田园

系统的梳理影响山水田园乡村风貌的要素,包括生态山林、河湖水系、农田景观等,并提出关键的管控要求。

生态山林。提出保护山林的具体要求,明确对砍树、挖山等破坏行为的惩罚办法和实施要求。

河湖水系。河道。对清污、疏浚、拦坝等提出管控要求。河堤。管控河堤材质,河岸种植。池塘。注重保持原有乡土环境。沟渠。对治污,绿植,河渠三面光等提出管控。桥梁。对桥体实用性和形式、护栏材质等提出要求,保护古桥。

农田景观。农田土地整理。整理零散土地,保持田塘园路。种植引导。对种植提出肌理、品种、季节等提出配置要求。大棚。提出布局、色彩、材料等要求。道路。对线型、路缘石、路旁景观等提出要求。

2)村庄风貌

村落格局。注重保护乡村肌理,山形水系。

整体风貌。与周边山水田林环境和谐,提出色彩风格要求。

乡村景观。重要场所。分别对村庄入口、公共活动场所、乡村小品等提出建设指导。

村庄绿化。村庄绿化。优化路边、水边、边坡、宅边等零散空间的绿化种植,对植株种类提出不同的建议。

3)乡村建筑

农房建筑。建筑风貌。对建筑色彩、材料、细部、门窗、符号等提出管控。宅前屋后。提出绿植、铺装、农具等元素的建议。晒谷场。对布局、面积、长宽比、一场多用等提出要求。

4)文化传承

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遗存和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挖掘、抢救传统村落,建立档案,拓宽利用渠道。文化传承人、召集人。扶持传承人。文化场所、路线和空间。对布局提出完善建议。文化活力。对地域、传统和现代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和丰富,完善文化场所。乡风文明。以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为原则创建文明乡风。

5)产业发展

农业。提出详细的产业引导,推进更加高效、生态、智慧的农业。工业。对布局、环境影响、产业方向等提出引导建议。服务业。提出布局建议、产业引导与鼓励项目类别。

6)基础设施

饮水安全。对水源选择、水源保护、供水形式等提出指导意见。污水处理。提出选址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垃圾处理。提出垃圾分类和源头减少的原则,对垃圾收集方式和设施、处理方式等提出选择建议。村内道路。对道路铺装、停车方式、道路设施、标志等提出功能、风格、材质等其他要求。墓地。对选址、距离、选地等提出要求,提倡“绿色殡葬”理念。防灾减灾。针对人防、抗震、消防、防洪防涝等方面提出完善的要求与措施。

7)公共服务

公共建筑。对建筑体、规模、功能、风貌等提出全面控制。

公共服务。设立公服设施的设立标准、设施水平、功能要求等原则。

8)综合管理

基层组织。对组织建设制度、公众参与方式、日常管理模式、乡绅乡贤、村规民约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建议,规范各类制度,建立良性的监督考核与奖惩机制。

 1、整体引导
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乡土特色、保障村庄安全、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要求、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则下,从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入手,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分区管控、构建市域美丽乡村体系。
乡村建设的空间管理方法

1、摸清家底

市县层面对乡村资源往往缺少系统的梳理,更没有在空间上直观地反映出来,难免造成工作的忽视。从市县域范围内摸清有多少农田、多少山林、多少水面、多少道路、多少文化遗产、多少村庄,对基本情况做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摸清家底,为下一步乡村空间规划指引和管控打下扎实基础。


2、分区指引
充分尊重现状情况。充分尊重现状不同的用途和功能,不轻易改变用途。
根据地形、经济、文化分区。根据县域不同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交通等因素,按照分区分类的思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分区管控,分类施策。
根据生产、生活、生态划定。按照生产、生活不同的功能,充分挖掘和考虑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布点和各项设施配置的需求,梳理规划新的分区,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落实到行政区具体操作。统筹的分区和部署不要受制于行政区划,但实施要考虑行政的需要,兼顾现有的行政区划。


3、梳理乡村空间体系
点、线、面结合。乡村空间中有呈点状分布的重要景点、重要农业点、村镇居民点,有河流、山脉、公路形成的脉络与线状空间,有广袤农田、村庄形成的面状空间等,乡村发展是点线面的结合,有重点有一般、有积聚也有放松,才能更有机地发展。

有重点有先后。梳理体系、合理布局,有重点有先后的科学推进,不同的建设标准,不同规模,不同建设时序,有步骤的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4、优化项目配置

不同的乡村地区在社会事业、文化、产业、乡村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化的需求,总体看项目配置又存在分布的不均衡,我们要通过优化项目配置,补齐短板,发展重点,均衡布局。


5、多规协调、相互融合

这些年国家产业、生态、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了很多农村建设项目,但是不少项目之间缺乏协调,利用效率不高;同时有些项目只注重功能建设,没有与周边的乡土环境相协调。我们希望通过空间规划指引、多规协调把这些项目统一起来,减少冲突、复合利用,同时建设得具有乡土特色。最大价值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综合作用。


6、风貌美丽和谐统一
当下的乡村建筑风貌存在着一定的布局混乱、简陋呆板、张冠李戴等问题,与自然和乡村社会不和谐。也出现了很多三面光的水渠、挖山填湖的道路等破坏乡村风貌的现象,未来要用自由灵活的布局、本地的建筑材质、传统的形式和图案、绿树掩映的方式做出和谐统一、美丽而有特色的风貌。乡村风貌要充分尊重地域、民族、乡土,要反映生产、生活,要体现时代和文化。

未来乡村对工矿厂房、农业大棚、河塘沟渠、农业种植、树木绿化,建筑风貌等,都要进行系统的管控和引导。


7、针对建设热点
近期可以针对当前建设活跃的热点开展工作,如农民的产业(农田水利设施、厂房、大棚、水渠、棚圈),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桥梁、墓地),人居环境(房屋、村庄改造、树木、黑臭水体和沟渠的治理)等。农民着急建什么,我们就先解决什么。

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投入,文化事业振兴,乡村建设等多项工作,通过乡村空间指引和管控,把社会各个领域的投入和建设活动统一起来。科学指引好项目建设,管控好占地规模、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外观风貌、建设时序等内容,是行之有效地落实乡村振兴的手段。编制乡村空间规划指引,我们认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振兴专题(五) | 新时期下,新眼光看田园综合体!
来源: | 作者:laiyelvyou | 发布时间: 2017-11-06 | 3223 次浏览 | 分享到:
田园综合体是顺应新常态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及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是基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产业基础、景观资源等,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促进乡村建设的新型乡村建设方式。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有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与竞争力的产业形式,这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乡村社会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近几十年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村一直被认为是为城市提供粮食需求、工业原料需求的地方,成为服务城市化进程的工具,提到农村发展就代表农业发展,整个乡村的存在核心价值被忽视。而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是更新了乡村的价值意义,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定位的深度认识,对农村全面建设振兴的全面重视,为新型乡村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战略性的方向。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乡村建设发展的核心部分,以前讲将三农问题基本集中在农业发展上,意思是农业发展了便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自然而然农民的经济水平、生活条件、乡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会被带动提高。十九大在原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心也就由农业的发展转移到了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乡村建设中,由单一农业发展扩展到乡村的全面建设,这便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在国家发展全局进程中的定位思考。


     这种定位思考明确表达出农村不在仅仅为服务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要做到像城市化、工业化一样,有自己系统的东西,有自己的发展内核、发展进度、发展目标,要有乡村治理的一套制度来保障。

城乡发展融合
      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农业人口走进城市发展,带来的是村庄普遍的破败不堪。伴随着近些年国家关于农村建设政策频繁出台,乡村被越来越重视,但贫困、破败的乡村也还存在很大部分。实际上,乡村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乡村要想振兴,不管是保留原始乡土气息,还是新型乡村的规划,都要从它的构成要素利益出发,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乡村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经济水平、文化风貌等的规划方向。要立足于乡村整体布局,用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的思维模式去做,而不是用城市规划的思路去做,以免出现四不像的规划结果,不仅没有使乡村像更好、更现代化发展,反而破坏了乡村发展重要性要素,使得乡村的生存更加失衡。

      
     三农问题的发展根本就在于乡村人才建设。中国由传统农业进入到工业文明时期,我们没有找到适应阶段性的发展模式,城市建设方式过度干预了乡村治理,阻碍了乡村自发性生长,解决三农问题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撑与扶持,鼓励培养乡建人才。

      我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但是回到乡村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从事建筑、规划、设计、装饰、景观等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城市工作,致力于城市建设,使得乡村人才成为一块城乡建设中的短板,教育材料中乡村建设的缺少也无法满足理论性知识培养,使得乡村建设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显得止步不前。
      但随着“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等政策的发布,许多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提升、创新发展。
      未来发展“城乡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也体现了国家以城统乡的建设思路,强调城市与农村是两个单独的个体,需要共同发展。
      三农问题的发展要素是人、地、资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实现要素融合。一方面,会有重回农村的农民、返乡的创业者,要考虑回流地的产业集聚发展以及住房市场的供给问题,还要顺应农二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趋势;另外,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包括农村子女教育问题,使得城乡融合发展;还有,对于资本的流动,城市发展的活力来自于创新经济,老的产业经济会转移场地。乡村经济活动也需转型升级,在农业形态、模式方面更新,吸引资本,扩大市场。总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依靠城乡融合,依托城市力量,达到双向互动,双重发展。
未来城乡形态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调整城市形态,城市未来将会是科技、高端产业、先进生产的聚集地,而乡村将会是文化、乡土、休闲的存在地。


     
     伴随着农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不断延伸,传统农业农村形态将会发生新变化,新产业、新价值会增加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机会。乡村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并不只表现为农业的贡献,在生态、文化、环境等方面都会发挥潜在的巨大力量。

新的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新的田园综合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田园综合体是“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中国乡村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及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更新城乡一体化
   “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是同步发展的,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田园综合体将会成为新引擎,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新支点。田园综合体集聚了休闲、旅游、农业等多种经济生产要素,多元集聚功能会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更新。
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
      田园综合体是顺应新常态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及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是基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产业基础、景观资源等,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促进乡村建设的新型乡村建设方式。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有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与竞争力的产业形式,这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乡村社会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助力精准扶贫

      田园综合体集聚产业与居住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并且收益,是培育新型乡村农民的新途径,为乡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这一功能有效的对接了精准扶贫政策,赋予了农民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民“造血”功能,让农民自己能参与其中并获得相应成果获得幸福感。总之,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促进土地流转

      田园综合体将会成为乡村土地转型的强大动力。乡村土地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如今土地供应机制、开发模式、营销渠道都面临转型发展,而田园综合体在盘活土地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都是一次变革,借助这一平台,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将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十九大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会带来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使土地流转进入新时代,而土地流转机制的盘活、规范的建立,又将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田园综合体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将会更加具有实践方向,促进“三农”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于新时期的发展,必将农村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不只在经济建设层面振兴,还需要生态、文明等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