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页
特色小镇解读

特色小镇三大开发逻辑




 政府的区域发展逻辑

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其目的是要通过特色小镇的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带动新农村建设,摆脱传统城镇发展中依靠土地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增长模式,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空间,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满足政府在产业化、城镇化、带动性方面的发展诉求。


 企业的市场运营逻辑 

企业是特色小镇开发的一大主体,更是市场化运作体制下弥补政府短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角色。其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资本能力上,企业以强大的资本能力及融资手段,通过PPP模式,能够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上,企业有着敏锐的市场观察力、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强大的项目运营能力,可以很好的弥补政府在小镇运营上的缺陷。但无论提供何种服务,企业追求的是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利益。


居民的工作生活逻辑  
特色小镇建设最主要和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方便就业、幸福生活、尽情娱乐、安全居住、享受教育、陶冶情操„„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开发中除了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之外,还需要为他们配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精品化的休闲度假项目、提供便捷化的公共管理服务、塑造文化精神领地。

特色产业真实有效的落地发展是最重要的前提基础 

产业发展,带来的是人们生产与收入方式的变化,保证了农民离开土地后按照城镇方式生活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推动力。以特色产业本身为基础,在纵向维度上,往上向研发延伸,往下向应用、营销、管理、服务延伸;在横向维度上,与旅游、教育、会议等泛旅游产业广泛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聚集,形成小镇产业结构,从而构成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小城镇产业要素支撑不足,产业发展非常困难。 


 人流聚集引导消费聚集是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以“旅游吸引核”为基础,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将会形成大规模的外来游客的聚集。游客的到来就意味着消费的形成,而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已经超越一般理解的旅游消费,是一种复合消费结构:不仅包括景区门票等直接消费,还包括农产品、艺术品、收藏品、文化纪念品等购物消费,以及文化体验、娱乐活动、运动康体、养生理疗、养老服务、会展培训、祈福修学等服务消费。有消费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有市场供给就会形成产业生产。因此,游客的消费聚集为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口聚集是新型城镇化落地的基础 
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长期居住型就业人口,泛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的是中短期流动性人口以及部分服务产业人口。人口的聚集必将产生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需求,由此便催生了商街、商业综合体、居住社区、度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等系列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产生,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相关政策合理完善的宜居环境。


特色小镇策略


特色小镇规划内容


 1个定位策划+5个专题研究+2个提升+1个空间优化落地


1个定位策划: 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5个专题研究: 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
2个提升: 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

1个空间优化落地: 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特色小镇的发展


1
第一个阶段:小镇+一村一品

我们是用用产业打造村落的特色化,农业、美食、手工等产业都可以,当然,村落的产业不能够同质化,不能完全重复、没有区别,要与众不同。
但是,我们的产业较为传统,大多是为农村、农民服务的,主要是带动村落的发展,对旅游的发展带动性不强。

2

第二阶段:小城市+企业集群



我们大多自己拥有一个产业集群,相对于之前的1.0产业来说,更为丰富,规模也更大,从村落的产业发展为小镇的产业集群,对于经济的带动性也更强,以浙江一带的小镇为代表。



3

第三阶段:小镇+服务业



我们不仅仅发展传统产业啦,旅游等服务业也加入进来了呢,我们会通过把小镇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展现,从而带动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休闲、养老、养生、观光······,我们的产业随着服务业的融入变得丰富起来。




4

第四阶段:小镇+新经济体



我们将会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主要手段。以前的小镇产业啊,对于城镇的整体规划、环境保护、居民就业等问题比较忽略,而我们将会在小镇的整体管理,工作空间、居住空间、休闲空间等的规模布局,土地政策等,进行更具有发展空间的规划,也就是城市修复,形成新产品、新结构、新生态的新经济体!


案例赏析


  • 山东向城菜园小镇

其他专题 


特色小镇概念
特色小镇政策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2014年底浙江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并迅速将其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引起全国关注。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并于同年10月24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得出。


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出面组织了一场特色小镇的专题发布会,浙江、贵州两省特色小镇具体负责人谈了相关经验,浙江、贵州被视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伴随中央的肯定与推广,特色小镇迅速推广,多地开花。


2016年2月,《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2016年8月,《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32个省市区推荐上报特色小镇,将推荐小镇类型分为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其中北京市的房山长沟镇、昌平小汤山镇、密云古北口镇位列其中。


2016年10月,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角度诠释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其对产业和生活的认定十分明确。


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第二批特色小镇的推荐数量扩大到300个,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任务重大。

特色小镇发展架构
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新型城镇化架构



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特色小镇总体特征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是具有“自我造血”的产业小镇。




特色小镇核心解读
特色小镇要素解读

特色小镇开发基础




特色小镇规划要点




1.根据资源禀赋做好精准策划

根据区位等资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自身特色,组织好,精准定位。对小镇名称、组织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融资模式等内容进行明确定位和策划。


2.坚持精选产业、项目落地的理念
传统的城镇规划是留足城镇的发展空间,不以产业为重点;这次特色小镇规划要以产业为重点,特别要突出产业选择。产业选择主要是结合传统产业,发展适合小城镇的产业,小城镇适合的产业往往是传统加工业、高新研发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不发展不适合小城镇的大规模制造业,在产业选择上还要考虑聚集人气的项目。

重项目落地。找到有基础的产业项目,做精做强,在空间上落地。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设时序都要落地,在图纸上都要标注,并且这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3.注重营造美丽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传统小城镇规划重视发展空间,对风貌考虑不足,不重特色。本次特色小镇规划既要考虑美,重视风貌,还要考虑特色,既要考虑空间的精准,又要注重美的营造,要注重打造有特色的人居环境,不能千镇一面。通过特色风貌,体现更高层次的追求。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编制特色小镇城市设计或风貌设计专篇,对老镇区的外部环境、整体格局、居住街坊、商业服务、街道空间、建筑风貌、绿地广场等风貌要素提出提升方案。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材质的提炼和应用。


4.规划复合高质量的设施服务并辐射周边

传统规划注重量的发展,忽视质的提升;更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解决有无问题,忽视服务水平的高低;特色小镇规划注重高质量的、复合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基于服务圈的理论配置,要小而综,适合小城镇特点,达到一定标准,并辐射周围乡村和地区。


5.注重传承和发展文化,使小镇富有内涵和魅力

特色小镇不仅要有特色还要有文化,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要建设有品质,有内涵,有吸引力,要建设成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空壳。挖掘、传承、发展文化变得尤为重要。文化要有历史、有人物、有故事,要鲜活。挖掘和整理后的传统小城镇文化要在空间上予以体现,要提供文化场所,要在建筑、雕塑、小品、题匾、园林上予以反映,形成新的城镇“八景”。还要不断结合当前的形势归纳和总结,传承并形成当前的文化。


6.通过旅游和休闲加强小镇的活力和人气

传统小城镇规划重视硬件的规划并不注重活力等软件的打造,本次特色小镇规划需要集聚人气和创造活力。有条件的可通过旅游的方式提升吸引力,旅游设施、旅游线路都要有所规划;旅游项目要注重中低端消费,考虑聚集人气项目,比如夜宵一条街、跳蚤市场等;北方地区要有冬季的活动场所,南方地区要有雨季的活动场所;增强活力,积聚人气,防止鬼镇出现。


7.注重绿色、生态、智慧等时代理念的应用

特色小镇规划应具有超前意识,体现时代要求。应广泛应用互联网、智慧绿色发展理念联网代表着先进的技术,而传统小城镇在城镇形态中是相对落后的,本次特色小镇规划要用传统空间形态承载先进技术,用智慧手段解决小分布散,相互之间有一定距离的问题,通过信息流避免无效的行动;绿色化、信息化还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问题;未来建设成比城市还让人向往的理想生活空间。特色小镇应该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供优越的发展条件。针对绿色智慧发展需要专门做导则或专项规划,作为专篇来进行设计。


8.加强高效而创新的管理

特色小镇管理机构要小,管理上要精简,要用复合的管理机制,避免大布置。要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加强去僵存新的机制设计。对于专门的人员、机构、管理方式,突出高效和创新。特色小镇的体制机制要高效,要变革,要注重建设管理机构及管理方式的设计,这也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9.强调多维度的综合规划

传统规划类型很多、内容很多,而特色小镇规划是横向多规合一、纵向多个层面规划的结合,是多维度、高度融合的综合规划,本身是一个多规合一的规划。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是综合社会和管理的规划。镇里本身也是各种规划的集合、整合。各部分综合规划内容需要在成果中明确表现出来。


10.注重以特色为导向的规划

传统规划注重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本次特色小镇规划是在传统规划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空间特色、产业特色等以特色为导向的规划。有无特色将作为评判特色小镇规划好坏的关键。


11.持精明收缩(精明增长)式发展,要严控规模

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精明增长)的道路,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建设,反对快速式建设,反对一窝蜂式建设。应坚持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完善现有建设区。


12.坚持建设标准适度超前
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坚持高标准发展,不能再重复原来的低质量城镇化,不要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又要拆迁和改造的对象,避免低质量的建设造成浪费。

特色小镇要以不低于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建一个成一个,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百年老镇。


13.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

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是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合理定位布局,项目科学落地。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墙上挂挂的规划,不是研究,而是实际可操作的规划,是规划、是设计、是施工图、是能指导建设的具体图纸和方案。


14.以核心街区为重点打造

特色小镇规划是从一些有活力、有产业前景的街区进入的一个激活式的规划,激活城镇活力,而不是一个以边界为目标的规划。以活力地区打造为引擎,有产业,有带动项目,以活力复兴为重点之一。


15.投入成本的经济测算
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经济投入成本的测算,无论政府投入还是市场贷款,都要考虑本身资源条件对资本的承纳能力和偿还能力,要做经济方面的核算和预算,这部分内容也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

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之镇,是一个产业的空间载体。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也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发展特色小城镇应从产业抓起,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撑。


文化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产业的集聚、融合,其地方文化、休闲文化的魅力,也将是特色小镇的重要元素。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要注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小镇个性文化,并将这种小镇文化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从而增强企业与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文化名片是地域品牌的象征,它代表一个地域的整体文化形象,凝聚地域文化精华,是进行地方特色化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旅游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社区功能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是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应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既能吸引和满足小镇居民工作和创业的需要,也能使其感觉小镇生活的舒适和自在,增加对小镇社区的心理归宿感。


综合来看,特色小镇上述四个功能的叠加融合,才是特色小镇的应有内涵。这四个功能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融汇于一体,优质的产业是小镇立镇之本,文化是小镇之魂,旅游是小镇之美,社区是小镇之生,只有这四位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一小六特”


一小

特色小镇以不大于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为宜,且在实际工作中以一批不超过3至5平方公里和3至5万人的镇及产业集聚区为主。


六特

特色小镇的特是小镇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一方面特是区域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历史传统不同,因此区域各自适宜发展的产业不同。考虑的前提是该产业在区域是否有发展的土壤。


一是产业之“特”

特色小镇的产业是在对当地资源文化禀赋以及历史传统、市场环境梳理下凸显出来的产业。简而言之,就是具有能“自我造血”的产业或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业。


二是机制之“特”

机制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模式,即主办开发运营商模式。


 三是功能的“特”

特色小镇是一个整体,有明星企业,甚至可以说某些小镇就是依托一些企业而发展起来的,一诺规划认为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明星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培育区域经济活力,带动产城乡一体化。


四是外貌之“特”

抓住小镇独特的文化,顺着地脉、市场来梳理小镇生长的机理,从而把打造小镇由内而外的“美而特”。


五是人群之“特”

人群的特是建立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小镇特色产业的确立,从而吸引聚集具有相关行业和知识背景的人向区域内聚集。这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六是位置之“特”

并不是任何小镇都可以纳入特色小镇的体系下,一些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无核心资源的区域产业构建是存在困难的。目前,特色小镇主要位于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适宜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地域。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旅游目的地架构





相关文章:


特色小镇专题(一) | 回首2017,展望2018,特色小镇的路怎么走?


特色小镇专题(二) | IP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命脉!


特色小镇专题(三)|当我们谈论特色小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特色小镇专题(四)| 如何打造特色农业小镇?


特色小镇专题(五) | 当初的烂杆村,现在的袁家村,如何演绎成为旅游界的一个奇迹?


特色小镇专题(六) | 北方版乌镇,如何成为旅游界的一匹“黑马”?


特色小镇专题(七)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康养小镇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特色小镇专题(八) | 脱胎换骨,构建现代化生态小镇,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